近年来,铜梁区坚持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构建“三级”设施体系、“四有”互助模式、“五助”服务机制,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每个村有一个互助养老点。选择稳固无安全隐患、位置适中、房主邻里关系和睦的闲置农房,由政府支持完善设施设备,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点。二是每个村有一个人定岗服务。坚持党建引领,将农村养老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确定一名村干部主抓养老服务工作。三是每个村有一支服务队伍。充分整合人才,组建服务队伍,为老人按需分类提供精准服务。成立由村干部、党员、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“党员干部敬老服务队”;由乡村医生、法律工作者、理发师等组成“志愿者孝老服务队”;由低龄老年人、健康老年人组成的“夕阳结伴助老服务队”;由专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“社工为老服务队”;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求。四是每个村有一套结对帮扶制度。坚持互帮互助原则,制定积分兑换、政策激励和评选表彰相结合的帮扶制度,激发互助养老服务积极性,实现养老服务常态化、规范化。
一是集中助餐。通过购买服务、老人自助的方式,在养老服务站、点,为参加活动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,累计提供服务8000余人次。二是流动助医。采取乡村医生与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,组成流动医疗队,在机构、中心、站点为老人开展流动助医服务10000余人次。三是定点助乐。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建立为老服务队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,在每个养老机构和互助养老点组建坝坝舞、乐器、编织、书法、手工等兴趣小组,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四是智慧助急。构建涵盖全区19余万老年人基础信息、地理分布和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分布、特色服务需求、SOS紧急呼叫等功能的“智慧养老地图”大数据平台,并接入全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平台,实现了快速、精准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。五是上门助养。着力创新居家上门服务模式,指导品牌养老企业“光大百龄帮”遴选有条件的社区或小区提供上门服务,对区域内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、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介助类居家支持服务,对区域内自理老年人给予助餐、助浴、助洁等生活照料类居家支持服务。